家人對我的決定不放心?你需要為自己先做好兩個功課。

倪凡羽心理師 撰文

年末時和朋友聚會聊彼此近況,我們對於『家人對我的決定感到焦慮不安。』這個話題,深感共鳴。

回顧2023年,我面臨工作型態轉變的調適,朋友則面對結婚、移居國外等重大決定,雖然我們笑說個人決定個人擔,但家中有些不間斷的聲音,讓我們也感覺到,家人的不安反應,可能比我們預期的還多。

我認為在處理家人對於你的決定有焦慮這件事,有兩個觀點可以協助穩定自己,第一是『現實評估』,其二是『課題分離』。

現實評估

所謂的『現實評估』,是當我們接收到家人的焦慮時,需要確認,家人看待事情的方向,是否符合你的現實,還是家人會比較沉浸在『想像中的後果不是好的』而有焦慮感,然而對於這份想像,是你能夠鬆動的嗎?還是家人可能不是很理解你的處境,但為了避免持續感到焦慮不安,他認為最佳的解決方式,是勸服你不要做出這些決定。

舉我的例子來說,家裡的長輩,對於我現在自由接案的工作,常常會叨唸『這樣活得下去嗎?還是找一份正職養活自己吧。』我幾次說明自由接案雖然拮据,但不是活不下去,而現實是雖然賺得少,但我人也沒餓到,但對長輩而言,內心對我不能存活的焦慮,壓過我能存活的現實,所以他仍是持續表達希望我能做回正職,長輩才好安心。

課題分離

當你評估,家人的想像其實偏離你的現實處境太遠,我認為自己內心對現實狀況先有個底,比較能先安穩住自己的心,對於如何說服家人改變其觀點,反而是其次。

因為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『課題分離』的觀點:當事情發生,無論好壞,都要先區分出「這是誰的功課」,每個人只須處理自己的課題就好。

以長輩焦慮我存活不下去的例子而言,所謂的課題分離,是我得劃分清楚,他們對我的想像若非符合我的現實情況,對於他們的焦慮情緒,我能為他們做的有限。因為長輩的焦慮,可能源自於他過往經驗,一個沒有穩定工作的人是困難生存的,這個部份很難改變他的人生信念,我可以幫忙的,可能僅是理解他的擔心,然後強調「我知道你在擔心,但我可以自己處理。」

而屬於我的功課是,為自己如何生存下去做打算。如果我也認同我需要穩定的收入,那我就會進入公司工作,但若我可以接受相對不穩定的案源,換取彈性的工作時段,以利我可以學習、思考如何精進我的技術,這是我的想要,我也就會繼續選擇這樣生活。

結語

面對家人的焦慮,準備好『現實評估』和『課題分離』兩個觀點,是為自己的決定做好預備,不至於太過隨著對方的看法,內心跟著動搖擺盪,對方一定會有他的觀點,但人生旅途,最終還是得仰賴自己決定體驗的方向。面對長輩,我最後的回應是:「我知道你擔心我工作不穩定,沒辦法生活,但你放心,我雖然工作不多,但案子算穩定,吃飯錢是有的,我會注意,沒事的。」對於他仍想要改變我,則一次次採取忽略和轉移話題,久而久之,對方看說了半天我也不會改變,也就不再費唇舌了。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