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/倪凡羽心理師
在生活中,你可能因為期待和諧的人際關係,總是忽視自己真正的感受,長久下來內心累積諸多不愉快而不敢言說。總是一味地想要討好他人、把他人的看法或需要擺優先,你是所謂的討好型人格嗎?本篇文章將詳細分析討好型人格的相關特點及治療指南,想要改善的你一定要繼續看下去!
〈延伸閱讀:3分鐘壓力指數檢測|壓力大症狀有哪些?必學4類自我舒壓方式〉
〈延伸閱讀:調適身心,找回平靜。心理師教你從三大面向做壓力管理〉
討好型人格是什麼?
心理學家Sherry Pagoto博士表示,討好型人格是一種潛在的不健康人際行為模式,並非人格障礙。這種行為模式來源於當事人害怕提出個人意見,擔心可能會面臨被他人拒絕,或是假想會因此要為失敗負責,所以不敢真實表達自我。討好型人格又被稱為「取悅症」或「聖母型人格」,這樣的人習慣掩飾真實自我,透過重視他人的感受或積極幫助他人,希望能因此被他人認可,並避免遭到他人的排斥,進而不需要處理與他人觀點矛盾所產生可能的衝突情況,甚至會以他人對自我的評價來定義自己。長期和他人維持這樣的相處模式,當事人可能會習慣忽略自我感受和錯估真實情況,導致雖然很積極努力在做事,卻無法順利增加自我認同感,最終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。
〈延伸閱讀:如何拒絕別人?6步驟擺脫窮忙生活,不再為自己套上枷鎖!〉
討好型人格的特點,看看你中了幾點
討好者通常會有以下幾個特點:
- 不喜歡與他人產生衝突。
- 面對矛盾,容易妥協及讓步。
- 表面上積極與他人維持和諧,但是私底下會不斷與親近的人抱怨。
- 內心逐漸敏感,容易受他人言語影響。
- 為他人著想,但是卻忽略自己真實的感受及需求。
- 不會拒絕他人的要求,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也全盤接受。
- 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的批評或是看法。
- 總是為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努力。
- 缺少自我底線及原則,任憑他人對自己予取予求。
- 無法坦然呈現自己真實的一面或想法,總是擔心說錯話帶給別人不好的感受。
- 希望能獲得所有人的認同及喜愛,害怕被群體孤立。
- 遇到事情經常道歉或自責。
〈延伸閱讀:給自己機會看見「被喜歡的是你,而不是你的付出與貢獻」〉
為什麼會習慣於討好別人?
心理學家Harriet B.Braiker認為,討好行為背後有三個重要的影響要素:情感、思維、行為,這三者彼此互為因果,形成複雜的心理運作。研究顯示,討好行為具有安撫的作用,讓人們能夠從中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,並迴避掉和他人因衝突而導致的情感傷害。如果想要改變討好行為,首先需要先了解為什麼你會慣性地討好別人:
1. 為了人際關係和諧而討好
許多人會認為,只要表現出他人喜歡的樣子,就能一直與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,使社交或職業生活更加順利。在戀愛關係中,討好者通常認為,只要迎合伴侶所有的要求,就能獲得對方的喜愛。然而,這種思維模式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,因為這暗示討好者不認為真實的自己可以被他人接受,也無法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、可以被喜愛的。討好者會因為總是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,最終更容易自我迷失。
2. 為獲取父母有條件的愛而討好
在許多家庭中,父母的愛和肯定往往帶有條件。父母會在孩子表現出順從時給予好的回應,而在不順從時則給予責罵或負面評價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當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之後,可能會無意識地複製在家中跟父母互動的經驗,習慣透過討好行為來獲取他人關注與肯定,而非透過其他方式。此外,也有一些父母會透過鼓勵子女持續表現討好的行為,來滿足自我的自尊需要。舉例來說,你是否曾經聽過以下言語?
- 「你有這樣的成就,還不是我栽培的。」
- 「要不是我辛苦賺錢,你哪有這麼好的生活。」
- 「你是我的女兒/兒子,你怎麼可能會差?」
〈延伸閱讀:童年創傷如何影響我們? 認識童年創傷,暫停內耗,療癒內在〉
3. 因害怕被拒絕或負責而討好
善於討好的人常會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看法,因為他們擔心表達意見後,對方會可能會生氣、受傷,或因此兩人必須產生衝突。所以討好者在和人相處時,總是必須小心翼翼的,他們常認為人際關係非常脆弱,關係的信任彈性撐不住彼此的真實表露,因此不敢輕易表現自我。但這樣過度小心翼翼,最後反而錯失了與他人真實交流的機會,討好者也沒機會釐清自己真正想接近的人,與哪些人相處會讓自己感到不自在,甚至不想繼續交流,結果只剩下表面虛浮的關係。
〈延伸閱讀:情緒困擾影響生活嗎?別讓情緒阻礙你的發展!〉
如何從討好者畢業?
處處表現得小心翼翼、虛浮的人際關係,會讓自己感到越來越疲倦,與人交流也越來越感覺到無意義。事實上,你無法也不需要滿足所有人的願望。想要從討好型人格畢業嗎?你可以參考以下方法:
1. 學會面對、處理『拒絕別人後』你會有的恐懼
無法拒絕他人的原因,是因為太常用討好建立關係,使得關係中的他人也過於習慣依賴你。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相處模式,就要開始承認並練習說出自己的限制,並面對拒絕他人後內心產生的恐懼感。其實,你願意練習拒絕,面對讓他人感到失望的那刻,你會看見,擁有強韌信任感的關係,是有機會撐住這份失望,你們依舊會有互動,或是之後可以修復這段關係,這才是關係的真實流動。是的,當下你可能會感到內疚或抱歉,但記得,這可能是過去的經驗,不一定是當前的真實情況。你需要做的是,展現出你跟他的想法和感受的重視,並一起討論你們該何如合作,而不是總是在關係中只能委曲求全。
2. 練習替自己爭取
你需要記得,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的想法,這些都同等的重要,學著把自己的需求納入兩人做決定的考量中,當有意見不一致時,這時反而是很好的練習與他人溝通協商的機會。透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,並練習討價還價,你的感受會有所不同,如果還是以他人的需要為優先考量,你反而會失去學著愛自己和替自己爭取的練習機會。
3. 與心理師洽談,看懂討好行為的背後的邏輯
討好行為也許能為你創造被他人喜愛的效果,但是長期而言,這種有條件的喜愛,會讓你內心伴隨「不這麼做就不值得被愛和認可」的恐慌感,並感到越來越孤獨。若想要行為轉變,你需要探索這些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及脈絡。與心理師一起合作是個不錯的選擇,心理師能夠幫助你探索內心的問題與抒發心裡的感受,幫助你更快地從討好型人格中走出來!
結論
反覆不停地討好,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困擾。討好型人格並非人格障礙,而是一種害怕衝突、不敢表達自我、過度在意他人看法的人際行為模式。長期維持這種交友模式,會讓人逐漸忽視自我需求,難以建立真實的人際關係,最終影響心理健康。如果你希望擺脫這種惡性循環卻不知道如何開始,竹見好轉心理諮商所擁有專業團隊與舒適的晤談空間,協助你深入了解,幫助你從討好型人格中畢業!歡迎與我們聯繫,為自己安排一個屬於你的專屬諮商時段,讓我們一起探索內心世界。
〈延伸閱讀:心理諮商在做什麼?淺談心理諮商的效果〉
〈延伸閱讀:線上心理諮商效果好嗎?一篇懂線上心理諮商過程、各項目費用!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