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渭堂心理師 撰文
最近和幾個朋友還有孩子,一起去看老狐狸這部影片。
老狐狸是主角,他告訴小孩子,人生要贏的策略是:
碰到任何事情,避免被同情和憐憫干擾你的判斷,使用的三個步驟:
1.喝一口冰水
2.閉上眼睛
3.心中說:干我屁事
這樣的話,可以不用被別人的心情干擾自己前面要走的路。
隔絕同情心,從某些角度是可以修煉自己達到贏的地步。
但是,當爸爸對他小孩說: 「大樓樓下的叔叔往生了。」小孩子回答他爸爸說:「干我屁事」,結果被賞了一個耳光。
事後看電影的人對這段對話印象特別深刻,也引起了一陣討論。
不禁讓我想到: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到的人生發展,特別重視社會情懷。
社會關懷是一種社會共融的概念,是一種從小養成關懷他人福祉的念頭。
一陣陣的念頭不斷的湧現,也佔據了我幾天的思緒。
儘管這個社會真的正在改變,老狐狸本身是不是隱藏著一種更深厚的社會關懷,就在我們底蘊中呢?